第七位:Wi-Fi的应用
尽管无线网络的普及还不算非常久,但我已经无法想象一个没有Wi-Fi的生活了。Wifi的应用无疑令玩家间的互动更加便利和简单。而对于《动物之森》、《怪物猎人》、《口袋妖怪》等诸多经典游戏而言,没了Wi-Fi至少要失去半数以上的乐趣。
第八位:无需手柄的游戏
这个指的无疑就是“体感”了(貌似好多“进化”都是老任带头的,真可怕!)。Wii那时候还要挥舞双截棍鸡腿什么的,直到XBOX360的KINECT出现,才算是真正解放了玩家的双手(可双手解放以后用来干什么呢,这是个问题= =)。虽然爽归爽但玩这些游戏切记代入感不要太强烈,玩成像《生活大爆炸》雷纳德那样就糟糕了。
不过,应用在游戏方面的体感技术目前还无法实现特别精细的操作,如能实现《钢铁侠》里那种全息微操的方式,基本就可以彻底取代游戏手柄了吧。
第九位:DLC模式
“Downloadable Content”的缩写,也就是可下载追加内容扩展包的意思。构思出DLC模式的人无疑是伟大的,单说优点的话DLC模式确实好处不少:需要漫长开发时间的精品级游戏不需要再被发售日期催命,可以DLC形式分批次推出(昔日《异度装甲》,《FF12》等给人以半成品感觉匆匆完结的名作,如果能够结合DLC体系会是怎样呢?);下副本,以较小的成本来大幅延长游戏的寿命(如《MHP3》隔三差五的追加狩猎任务给玩家);此外,用以除掉游戏中的BUG也是DLC常见的良性活用法。
不过,DLC也是一只小恶魔,它很容易引诱游戏厂商做出吃相难看的贪婪行为:例如故意将游戏内容做得不完整,然后用DLC补完再赚一笔;或是无止境的卖服装卖道具之类……但玩家对这种行为实在深恶痛绝。游戏厂商无法自我规制的场合,那些坑爹DLC可能直接毁掉一个游戏——最近的PS3“满分大作”《JOJO全明星》遭受严重恶评,“恶意吸金的DLC巨坑”就是其中一大罪状,因而被玩家口诛笔伐贬到各种值崩,可谓典型的得不偿失。
第十位:可用来健身的游戏
越是铁杆的游戏用户群体,越是逃脱不了颈椎病,肥胖症,肌腱炎的困扰。长时间不运动姿势单一的打游戏,对身体的损害显而易见。WiiFit与WiiSport的出现让这一切多少有了点改变,并且和当年小霸王打着“学习机”的名号一样,这些“健身游戏”取得了空前的成功(Wii大概是女性购买过的最多的游戏机了)。尽管大家都明白它的广告效应远大于实际效果,但面对能想到这点并有心提醒玩家这么做的游戏奸商,我们就应该对它致以谢意了。
WiiSports是世界上销量最高的游戏